科研机构

岩土工程研究所

  岩土工程研究所以西部地区黄土等特殊土和废弃物处置为主要对象,重点研究岩土工程性质以及地基基础与岩土介质的相互作用,研究内容包括黄土的力学行为、成灾机理和工程特性、高放射性废弃物处置策略和材料性质优选等方面。获得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基金等项目22项,发表SCI/EI论文64篇,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9项,在解决区域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学术和应用成果。
  在黄土岩土工程方面,揭示了黄土结构性和湿陷性的力学行为及相互作用,对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工程处理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人工地基“架越”作用的力学机理和合理处理厚度的概念,其成果被增加到了国标和省标中。研究了黄土的土-水-力-化学多场耦合作用的互馈致灾机制及其对重大黄土灾害的影响,为黄土区滑坡治理和地基基础等工程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开展降雨分配方式对黄土水力侵蚀和斜坡失稳影响过程的研究,以此建立以水分调控为手段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方案。
  在环境岩土工程方面,围绕高放射性废弃物和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问题,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等项目和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将岩土工程与环境工程交叉融合,从物理-化学-微生物作用的角度研究填埋体中污染物衰减规律;首次提出“还原屏障”的学术构想,以固体废弃物污泥控制废弃物处置场污染;并首次在国内提出“混合型缓冲回填材料”的概念,并开发我国新型缓冲回填材料。随着岩土工程与环境工程不断交叉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西部特色的环境岩土工程学科方向,重点开拓废弃物处置领域的岩土工程研究,主攻场地污染控制,研究目前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岩土工程研究所在强化黄土工程和废弃物处置工程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开拓非饱和黄土力学特性、削山填地工程的岩土和环境问题、改良黄土力学特性及机理、黄土湿陷性测试方法和安全有效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以进一步突显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研究的区域特色。